这次我要分享一个特别的经历:从发现博客新功能,到自己动手实现,再到深度优化,这整个过程充满了惊喜与探索。
故事的开端,是逛友圈博客时,发现满心大哥的博客导航新增了「走心」板块,这个创意瞬间吸引了我。很快,我在似水流年大哥的博客底部又看到了类似的「暖心评」功能。正好他回访我的博客留了言,我便在评论区向他请教。大哥非常热心,不仅很快回复了我的问题,还帮我找到了相关文章。虽然第一篇是 WordPress 系统的,我用不上,但他又迅速帮我找到了 Typecho版本的文章。这份素不相识的博主之间的热心帮助,让我非常感动。
顺着文章,我找到了 Typecho 走心评论功能的开发者 Jdeal 大佬。他的博客页面设计得非常精致,每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。我留言联系大佬后,他慷慨地将代码发到了我的邮箱。
拿到代码后,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折腾。原版代码功能已非常完善,但作为一名追求性能与美感的野生程序员,我看到它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。我决定进行一场针对“走心评论”的深度优化。
第一阶段:从“慢”到“快”的性能革新
原版代码在输出评论列表时,每获取一条评论,都会进行一次数据库查询。评论少时还好,但随着“走心评论”越来越多,这种“循环查询”可能会严重拖慢页面加载速度。
我的解决方案
将所有需要显示的评论ID收集起来,然后一次性向数据库发起查询,将所有评论和对应的文章信息全部提取出来。这种“集中查询”的方式,大大减少了数据库负担,让页面加载速度有了质的飞跃。
第二阶段:从“能用”到“惊艳”的设计美化
解决了性能问题后,我开始美化前端样式。我希望它能突出“走心评论”的高光时刻,但又不能显得杂乱。
我加入了评论者的头像,让每条评论都更有生命力。然后,我精心调整了布局,将头像、用户名和时间都排列在左侧,形成一种独特的设计感。最重要的是,我用橙色的虚线边框包裹每一条评论,这让评论保持独立性的同时,也让整个页面显得更轻盈、通透。
第三阶段:从“好用”到“完美”的细节打磨
在美化过程中,我发现了一些小瑕疵。例如:
1、头像和用户名间距过大:我通过调整 CSS 布局,让它们紧密相连,视觉上更加协调。
2、长标题换行不自然:原版代码在文章标题过长时,会强制换行。我优化了 CSS,让文章标题与“精评来源”这几个字紧密相连,只有当标题本身过长时,才会自动换行,这让信息展示更流畅自然。
经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打磨,这个“走心评论”功能终于达到了我心目中的完美状态。它不仅拥有了高性能的内核,更披上了一件精致独特的外衣。
再次感谢 Jdeal 大佬提供的优秀代码,也特别感谢 似水流年 大哥的无私帮助,让我的博客又多了一个独特的板块。这份技术与人情味交织的经历,是我博客生涯中非常宝贵的回忆。
新功能在移动端首页中部导航菜单「走心坊」,把原来「评论榜」替换了哈哈哈。(常来访的大哥们,PC端我也会陆续跟进的)
版权归属:江有川
本文链接:https://lilog.cn/archives/633.html
本文采用:《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》许可协议授权
这效率,杠杠的啊(ps:你最近的文章没有上rss还是?我只抓了第一篇,我看还是7月的
我的feed总感觉怪怪的,让人感觉时好时不好,有时候看别人能全部抓取到,有时候我看博客组织出现过抓不到。
原来如此,是用了第三方插件吗?
这方面没有用插件,应该是ty系统自带的,第一次捣鼓那个feed
我用第三方获取了下,那个读书活动那篇应该是置顶的原因,所以一直在第一😂
是的,那篇用了插件设置让它置顶了,我一会关掉看看呢
是这个的原因,不过也是因为我搞骚操作才这样的,和站点以及开发人员无关(赶紧叠个甲)😂
置顶插件我也不经常用,关掉了哈哈(其实那个插件之前改过,好像也是有问题的。